※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焦点网谈 >

国史 方志 家谱是中华民族人文历史传承的三大支柱

时间: 2017-06-15 14:28 作者:秩名 来源:ChinaZ 点击: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中国姓氏表明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姓氏的渊源和姓氏文化的发展

  1、中国姓氏渊源。中国的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氏和姓并不相同,它是姓的分支,较姓的产生要晚一些,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姓原本是代表母系氏族的族称,是同一女性始祖的后代们所共同拥有的符号标记;氏作为姓的分支,是子孙繁衍后各个分支所特有的符号标记。《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群婚制,子女与父亲的关系不能确定,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和氏族归属。姓的不同表示着拥有不同的女性祖先,古文献中所见到的最古老的一批“姓”,大都带有“女”字。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载:“女生为姓,故姓字多从女,如姬、姜、赢、姒、妨、嫪之类是也。”姓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其作用在于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即姓具有典型的“明血缘”的作用。

  人们对姓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最有名的是图腾感生说,图腾感生认为中华古姓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在“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母系氏族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大自然及自身不了解,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魂,都有生命,认为氏族的繁衍是图腾作用的结果,如果氏族中的女性与图腾发生了神秘的接触,就会受到图腾的感应,从而便可以“感而受孕”。许慎在《说文》中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他们认为使始祖母受孕的异物就是“感天”的结果,是图腾——氏族的共同崇拜物,作为各族族号的图腾就演变成同一氏族的共同标记——姓。以祖先的图腾为姓氏,如熊、龙、牛、冯、梅、李、毛等。另外还有地名转化说,认为姓来源于以始祖所居住的地方命名。吹律定姓说,认为姓是圣人吹律听声区别出来的,律是古代的一种定音仪器,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并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高低。

  氏是在姓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氏是姓衍生出来的氏族分支,从夏朝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这一时期,氏是达官贵人家族用以标志宗法身份的专称,氏的主要作用在于区别身份的贵贱,以示和平民百姓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之初,氏是带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阶级烙印的。在夏、商、周三代,氏是贵族男子的专称。我国最早的一些“氏”,如神农氏(是农耕文化兴起的标志)、伏羲氏(是人类结网捕鱼和烹饪的象征)、燧人氏(是人类懂得了钻燧取火的标志)等,都是父系氏族阶段出现过的最有名的“氏”,也表明了远古时期人类以集体的力量征服自然的时代特征。

  2、中国姓氏文化的发展。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载:“三代之前(即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在氏族社会,同姓不婚,姓有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即“姓所以别婚姻”;而氏主要来自于天子赐予的国名、谥号、官称、居邑等,代表了贵族男子的宗法身份和地位,身份低贱的人也就无氏可言,氏有别贵贱的作用,所以“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即“氏所以别贵贱”。

  “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先秦时期,男子名前冠的不是姓而是氏,如屈原和商鞍,他们并不姓“屈”和“商”,屈和商只是他们的氏,实际上屈原是楚国公族,姓芈,商鞍是卫国公族,姓姬。中国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出嫁的,她们有明确的姓,以免违背同姓通婚的禁忌。到了战国时期,封建宗法制度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姓氏制度随之衰落,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逐渐失去了“别贵贱”的作用,姓与氏之间的区别逐渐消失,一般平民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又随着世代的不断推移和人口的繁衍生息,同姓的人们共同的血缘成分也越来越少,同姓不婚的规定己不重要,姓“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逐渐消失。自汉以后氏与姓混杂不分,二者在意义上己不存在区别。秦汉以后,我国的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我们现在的姓就是从那时沿袭而来,主要来源就是先秦的氏。

  二、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中华姓氏历经多个朝代不断传承变迁,至今姓氏数量就有一万多个,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它可以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标记历史人口迁移、反映时代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1、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在上古时期,生活资料大部分从采集或狩猎中获得,人类的群居生活可以抵御来自凶猛动物的攻击,繁衍后代便成了远古时代人们的重要任务,掌控生育大权的女性便以“氏族首领”的身份居于崇高地位,形成了女性掌权的母系氏族社会。从“女”的“姓”字和古姓中大量的“女”字旁,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至高地位的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居住逐渐稳定下来,生活资料不再单从采集和狩猎中获得,有了田地和其它经营方式,男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母系社会解体,父权制形成。

  西汉末年的门阀制度使姓氏有明确的高低贵贱之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望族大姓可左右政治、世代高宦。这些豪门世族还耻于与庶族通婚,大批出身寒微而富才学的士人被拒于各级政权之外。门阀制度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而极盛,隋唐时期开始施行科举取士制度,家族的权力靠个人读书进举获得,世袭的家族社会地位逐渐衰弱,但这种门第观念,仍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赐姓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统治,便用赐姓的方式笼络人心或震慑臣民。必要时皇帝对异姓臣民赐以皇族姓氏,或者赐予他姓,以褒奖他们建功立业的功绩,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一种莫大礼遇,通常为了安抚降将、宣示恩宠。当然也有因避讳而赐他姓,或出于贬损而赐恶姓等。赐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唐五代的赐姓相当一部分是赐给当时少数民族权贵的。这些民族内附后,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一些权贵家族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特殊礼遇,心仪华夏,获帝王赐姓氏后,其家族或者部落纷纷改从汉姓,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姓氏文化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种文化视角,它包含了太多的权势、地位、尊卑、贵贱等特质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构建。如宋代大儒、理学家创始人之一张载在《经学理屈》中所阐述的:“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中国自古提倡的伦理道德、祖先崇拜和宗族制度等意识在古代社会的姓氏文化中得以充分体现。

  2、中国姓氏文化是标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座史碑。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后在迁入地定居下来,繁衍后代、薪火相传,姓氏文化随之丰富和发展。

  秦、汉至魏晋时期,部分中原地区居民开始向南方迁徒。秦统一中国后,秦朝曾派数万大军深入岭南守备,这些军队和他们的家属随后在当地定居。为巩固边疆,秦始皇又派50万大军到岭南开辟疆土,部分士兵继续南下到邕州定居,成为秦朝的北方移民。东汉以后,中原地区连年天灾,百姓衣不遮身、食不裹腹,社会出现动荡,居民离开战乱的中原,向当时比较偏僻的地方迁移,主要的迁移方向是长江以南。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中原原居民为避兵乱和免受异族统治开始迁移,其中许多人随晋朝皇室南迁,入居江南。这些南下的移民中有一部分又辗转向东南远徙,最后进入闽中。

  两宋时期,一些中原百姓迁入广东。1127年北宋灭亡,当时部分百姓随赵构向东南迁徙,迁至现在的江苏苏南地区太湖流域一带;部分随隆裕太后到赣南地区,还有小部分百姓在动乱中一直南下,最终在珠江流域定居下来。南宋末年,中原百姓为避战火大规模南迁。宋朝还有狄青、杨文广率禁军南征,大批士兵留广西戍边屯垦。

  明清时期,中原移民的后裔大批赴台或移居海外。明清时期移民台湾的人中,主要来自福建省和广东省,而福建、广东两省历代移民多来自于中原。中原移民最多的一次当属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1953年,台湾地区户籍调查显示,调查资料中户数大于500的100个姓,其中有63个姓的族谱资料显示其先祖来自河南省东南隅的固始县。该次统计资料显示这63姓共计67万多户,占当时台湾总户数的80.9 %。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来往密切。在近些年寻根文化兴起的浪潮中,台湾汉族更是热情高涨,他们通过各种努力来大陆寻根祭祖,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念。 

  3、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由于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姓氏受到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不同社会时代的文化特征。 姓氏在其产生之初是标志氏族或者社会血缘关系的识别符号。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承载了关于血缘图谱、家族演变以及时代沿革的大量信息。“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因此,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的综合性的文化特征又是非常明显的。

  姓氏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礼记·乐记》阐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周易·序卦》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姓氏在贵贱、上下、尊卑的层面上执行了一整套礼仪规范。

  在现代社会,姓氏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有些旧有的姓氏己经消失,一些新的姓氏逐渐产生。姓氏文化在现今表现出了由先前的男尊女卑到现在的男女平等意识的转变。当然,子承父姓的习俗依然盛行,尤其在中国的农牧地区。但男女平等的小家庭己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细胞,子女的姓氏有了选择,后代无论是男是女,既可以从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有时是父母姓的组合,甚至根据自己的意愿新起一个姓。苏州有一位孩子的姓更是充满了现代文化特征。由于孩子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姓氏又互不相同,为了考虑周全四个姓氏,最后经过家庭所有成员的表决,另起新姓“点”。新姓的下部四点代表全家四个姓,上部是一个“占”字,代表占有全家的四个姓。随着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城市中不少孩子也会共同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有些孩子的名字是四个字‘父姓+母姓+名字”,表达了对父母双方基因的尊重和中国姓氏文化的进步。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思想更为多元,姓氏文化表现出了新时期新的文化内涵。姓氏是个人作为家族成员的符号标记,是个人对于“我从哪里来”的哲学思考的科学回答。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依法治国、民主公正的理念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姓氏作为一种社会元素,是个人的家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标志,姓氏不再承载“别贵贱”的文化内涵,处处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平等意识和家族观念。

  4、中国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纽带。“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姓氏文化是传统大家族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标志,血缘是任何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都无法阻隔的纽带。中国人的寻根意识和对自身归属感的强烈需求,推动着海内外华人对中国这个“家”和“根”的眷恋和认同。千千万万的游子身在异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姓氏谱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是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见证,是他们心的归属。海外华人在全球分布较为广泛,世界各地的华人心系祖国,他们在各地成立了同姓宗亲会组织,用各种形式寄托着对大陆故乡的怀念和尊祖敬宗的情怀,越来越多的华人归国就是要满足“回家”的情结。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更是剪不断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人民的团结与亲情。海外华人心系大陆同姓宗族,认祖归宗,共办实业,捐资助学,造福桑梓,这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

  5、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社会生活中,姓氏文化具有巨大的经济能量,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经济价值己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一个感性消费的社会,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己然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关姓氏寻根的中文网站有200多个,国内许多姓氏的祖居地或发祥地还成立了寻根服务团,举办姓氏文化节,开展姓氏寻根旅游等活动。以姓氏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将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潜力是巨大的。

  国外也有寻根问祖的案例。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的作品《根》(1976年出版),在美国黑人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带动了当时美国黑人的寻根热,这在当时也极大地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共鸣。1991年10月,全欧客属崇正总会响应欧洲华人的寻根心愿,共组织欧洲8个国家19个姓氏的245名客家人到河南寻根,这是自称“河洛郎”的海外客家人对祖地最早的大型寻根活动。1998年,荣阳郑源实业公司在郑州举行“首届郑源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海内外郑氏实业家齐聚一堂,共签约总额14.2亿元人民币;2003年10月,第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海内外22个国家与地区的约3000客家人出席了该次世纪盛会,该次大型盛会具有巨大的经济能量,据统计约有35个项目被签署,合同金额27.2亿美元,其中外资额约24亿美元。寻根资源的开发,极大地挖掘了姓氏文化的经济价值。

  三、结语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姓氏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使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聚集力。姓氏是一个称谓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具有文化的意义,载负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弘扬祖德,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姓氏是社会人的群体性符号,姓氏所赋予的文化意义,让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都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因之而增强。寻根谒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寻根本质上就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对姓氏这一社会符号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认可,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团结的精神。寻根谒祖恳亲是中华儿女凝聚和寄托情感的方式,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创造美好未来的原动力。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刊文 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 进得祠堂
发布时间:2017-04-21   点击率:5944

    我们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在那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能寻找到我们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祠堂,往往建在风水宝地上,背后必需要有“靠山”,以山冈作为屏障,四周往往有几棵、十几棵参天古树簇拥,祠堂周围都是同姓人家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

  走进祠堂,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家常话和他们熟悉的脚步声,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心跳呼吸之声,都散布在祠堂的每个角落里,这一切充满了家的味道。抬起头,一股股草木的清香随风入窗,顿时萦绕着我,包裹着我,浸润着我。祠堂的院门上往往都赫然刻着: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在这里,品质和德行是最当紧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想,这需要一种传承,更期待一种希望。一直以来,耕读传家,清白明世,都是我们必须谨遵的家训和深刻领会的要义。

  走在祠堂中,我常常迷恋于一种生活的气息。孩童时代最初的朦胧记忆在祠堂里显现:在偌大的祠堂里跳田、玩耍、捉迷藏,在青石板、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高兴地蹦蹦跳跳,在焚烧香烛的袅袅烟雾中想入非非却装作和大人们一般正襟危坐,看祖宗的牌位时一排排看过去仿佛看到祖先们依长幼次序端坐在神龛上……

  当然,最有味的时候,是我们一个个“细把戏”爬上祠堂高高的戏台,半睁半闭之间,耳边锣鼓喧天,眼前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台,说唱念做打各显神通,尤其看到“黑脸包公铡了驸马”时,过瘾得很。

  走在祠堂中,我还迷恋于一种木头的香味,这是祠堂里上了年纪的木头发出的清香。在老祠堂厚厚的木门上,黑褐色的木墙上,在檐头横梁上,在楼栏廊柱之上,在花格漏窗之间,总缠绕着一种木香,如水流般漫溢,缓缓流淌,久久地在祠堂上空盘桓不散,挥之不去。这种木香,是一种清香,悠长绵延而又含蓄、内敛、深沉,仿佛与生俱来,如母亲的棉布,舒缓,温暖,软和,亲切,是亲人和乡邻的气息,是平淡生活的味道。

  进得祠堂,有大门门屋、享堂、拜殿、戏台、寝殿,有些寝殿后面往往还有藏书楼。我记得最初在那里搜寻到几本虫蛀发黄的线装书,如获至宝。那淡淡的书香味,让我受益终生。

  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常年经久不散。一年四季,春祠夏禴,秋尝冬烝,四时八节,祭祀不断。“祭,如在”,大伙总是认为祖先就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家世的兴旺,子孙的繁衍。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及我长大一点后,祠堂里一个个斗大的字更让我着迷,引人探秘。比如:敦、笃、雍、崇、务、孝、伦、淳、睦、思、德、忠、本、善、义等。起初,一个个字问大人、翻字典,似懂非懂,如“敦”是“厚道,勉力而为”的意思,“笃”的意思是“深厚、诚恳、忠实”。后来,终于有了几分真正的明白:仁义道德,忠孝廉节,都是教导子子孙孙时时不要忘记做人的根本,事事都要用“德”规范自己的言行。

  宗祠一度曾被简单地定为反动“族权”的象征,许多祠堂纷纷被拆掉。但后来修了拆,拆了修,又被重新立了起来,一番修缮翻新,重放异彩,再显光辉。我曾见到,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祠堂的路上都有无数双注视的眼睛。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又堂堂正正地上了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祠堂又恢复了以前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特别是现在,发扬光大,还有了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文艺展演、史志乡贤英才陈列等新功能。

  太平时期,建祠修谱,供人景仰,当然是很隆重的事情。清白传家,自是历代族人的愿景。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和睦兴旺,一门清正。一直以来,犯事违法的人,是不准进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谱的。当然,这是天大的事,一个人入了“谱”,心里才会踏实。

  现在,家乡正在大加宣传弘扬宗祠文化,我很以为然。在巍巍千年雪峰山下,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往。

  祠堂,我们的祠堂,我们的老祠堂。

  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


(责任编辑:admin)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法律顾问:北京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张保学

Copyright @2008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主办: 领导科学艺术学会 北京环球影音艺术服务中心(全民所有制国企) 备案号:ICP备130193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