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焦点网谈 >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 奏响共同发展的交响乐

时间: 2017-06-15 14:25 作者:秩名 来源:Admin5 点击:

原标题:奏响共同发展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之际《人民日报》(2017年05月11日01版)

千里鸿雁至,夏水满春山。绿野葳蕤的5月,中国即将迎来一场国际盛会。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方以此为题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将凝聚各方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进程,让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人民。

3年多来,这个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宏伟构想,已经成为沿线各国发展的有效载体。从理念构想到人心聚合,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各领域合作不断开花结果,开辟了共同发展的广阔空间。合作共赢的属性,通天下、利天下的宏大蓝图,“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热情回应。

3年多来,这个由中国发出的倡议,写入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转化为国际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被各方寄予厚望。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世界的目光从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转向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次聚焦北京,聚焦曾经放飞亚太梦想的雁栖湖畔。人们期待这一开创性的历史盛会,书写世界各国携手前进的历史新篇。

(一)历史铭记,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金秋。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掀起合作热潮。“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其《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中文版序言中如是感叹。

丝绸之路,一个诗般浪漫的名字,承载着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各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走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沿着张骞的足迹,穿梭于这条当时“最伟大的高速公路”上。

丝绸之路,历史留下的伟大财富。即便所有器物都被岁月掩埋,但只要看看意大利威尼斯的“骆驼之家”,读读“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诗句,想想波斯王朝乐器乌得琴、欧洲鲁特琴和中国琵琶的相似之处,就没有人会怀疑这条横亘亚欧大陆,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的风雨古道,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一些如串串珍珠般将太平洋和地中海连接在一起的城市,逐渐被人们遗忘,亚欧腹地日趋沉默。一度沉寂的丝绸之路,蕴藏着人类文明交汇的密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以互联互通精神,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道路,让世界上最长的两条经济大走廊、文化大长廊走出历史,让古老的丝路精神焕发时代的生机。

回望历史,和平合作则丝路畅,战争冲突则丝路绝。丝路之繁华有赖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丝路之兴盛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昌盛。崇尚和平、友好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张骞,还是郑和,都承担了表达和平愿望、传递合作声音的使命。

回望历史,开放包容则丝路达,封闭狭隘则丝路阻。“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连接东西方、横贯欧亚大陆的丝路敞开胸怀,商旅穿梭,互通有无,福泽万方。从汉唐到元明,古代中国的强盛期都拥有庞大的丝路“朋友圈”,沿线各国都得益于开放、受惠于包容。

回望历史,互学互鉴则丝路盛,闭目塞听则丝路凋。“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平等交流才能变得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沿丝路走向世界,因吸纳多样文明之光而博大。

回望历史,互利共赢则丝路兴,以邻为壑则丝路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归根结底是为了互利共赢。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让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

让丝路精神的时代光彩照亮亚欧非大陆及附近广阔海域,让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牵起手来,让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挖掘出来,让沿线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交织起来。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各地、不同场合阐述“一带一路”的内涵,擘画了一条各国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二)为什么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为什么此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这样的问题时常被人们提及,又被人们以不同方式解读。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定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引进来”“走出去”,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当代中国发展,从落后就会挨打到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沧桑巨变。

时代塑造格局,格局彰显智慧。如何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命题。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这样告诉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展现的正是新时期中国处理外部关系、开展国际合作的新理念新思想。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核心气质,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辟了共同发展的通途。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打造全球互联互通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这将带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主要抓手,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建设版权属于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这一特点,正是其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赞誉的根本原因。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如是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是全世界新的发展机遇,沿线国家和地区都会从中受益。”美国经济学家、联合国资深顾问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经济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举措之一,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与发展契机”。

(三)“‘一带一路’建设像是打造一艘大船。如果用心建造,大船比小船可以航行得更远、通过更困难的水域。”英国学者如此预见。

过去3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收获国际认同和参与。在世界经济航行在“困难水域”之时,“一带一路”建设为何能够积聚起破浪前行的能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顺势而为的主动担当。知者善谋,不如当时。“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当前世界经济的症结与难点,符合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各国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有助于为世界经济找到新增长点、打造新平衡。

过去几十年中,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互联互通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没有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建设让这些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列车,提高工业化水平,形成更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才用“黯淡天际的一缕阳光”来描述“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维护开放的积极作为。如何解决跨境贸易与投资持续低迷问题?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遇挫带来的挑战?如何防止国际合作大局受到全面冲击?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意义更为凸显。“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将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带来强大正能量。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今天,该国经济界人士欣喜地感叹:“我们不需要拥有海洋,有了‘一带一路’,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对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因为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穷国、一些被忽视的国家都被纳入其中,帮助他们实现同世界经济的联通。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共同发展的合作取向。此前有学者指出,“发展缺位”是旧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现为拥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回应。与此相对照,作为当今时代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对共同发展的追求,成为其鲜明标志。

这是诚心诚意的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收获有目共睹,振奋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面对变动不居的形势,唯有追求互利共赢的合作,能够汇聚共同发展的力量。

(四)2017年3月17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的结果,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这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肯定。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时有发生。面对世界经济困境,一些人鼓吹反全球化,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有人担心世界将面临“霍布斯化”风险,即各国只顾私利,陷入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提出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泥潭。世界需要怎样的全球治理理念?“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现实,让人们看到中国和伙伴们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付出的努力,为全球治理引入一股清流。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好事大家商量着办,要使“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和贡献多少,地位都是平等的。各国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共建”,就是体现共同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它以政府间合作为主渠道,但合作范畴并不限于政府间。各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都可以参与其中。

“共享”,就是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建设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中国和所有沿线国家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攸关方。“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努力让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及国际社会,惠及广大民众。

“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俄罗斯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对合作共赢理念作出精辟阐释。

(五)“温暖的大家庭”,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如是形容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关系体系中,“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凝聚起这样的“亲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给各参与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效果”说话,正是中国方案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的原因之一。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从倡议到落实,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设想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在即。各国代表汇聚北京,普遍希望这场盛会能够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原标题: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赢得未来

本报记者 曹元龙 贺斌 李司坤 汪嘉波 于杰飞 张智勇《光明日报》(2017年05月11日01版)

漫漫丝路,泽被百代。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数百名各国各界嘉宾将出席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正由构想大步迈向现实。重大项目先行先试、有条不紊,路径脉络笔笔绘就、日渐清晰,国际国内赞誉有加、蓄势跟进,建设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大势所趋,水到渠成。“一带一路”倡议赢得掌声一片,在于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在于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中国力量和东方智慧探求共赢之道。

共商大计:好事商量着办

共商——相互尊重,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把好事办好。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带一路”涵盖的地理范围前所未有,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陆国和岛国等等,都交织在这幅蓝图之上。

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打天下。“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带一路”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协调好多元合作主体的利益,知其虑、知其需、知其忧,根据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只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最大公约数,各国就能求同存异,在共商基础上走出一条互利共赢之路。

“中国与巴尔干国家的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是一种新型合作关系。”克罗地亚前总统经济外交顾问、中国问题专家普雷夫尼克十分赞赏共商原则。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尔干国家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因为中国遵循“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对巴尔干地区以及欧盟内政事务从不干预,事实证明中国在该地区坚持这一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斯里兰卡企业界人士、学者莎妮莉·瓦达。她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是这方面的榜样。”她说,印度洋上的海上之路不属于任何一个单独国家,各国应以共同的目标联系起来,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区域大国应共商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如此,则“一带一路”有着远大发展前途。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最好的全球化模式,因为它不与其他发展倡议相对立,是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嘉宁赞叹。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全球化进程焕发第二次生机,但不同于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并干预他国内政的西方全球化思维。中国构建的是“建立在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软全球化”。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并非为了推行中国的价值观,而是在共商中构建平行管理体制,寻求共同经济利益空间,追求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诚意满满,各国同心同向,凝聚磅礴伟力。一名欧盟委员会前官员这样评价:“丝绸之路是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很多母亲都想照顾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位学者一语中的:通过共商,“一带一路”可以推动相关国家以富有创造性的新手段来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共建平台: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共建——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不搞独奏,唱好合唱。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打造合作平台、共同应对,“一带一路”应运而生。“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包办”、别人“坐享”,不是中国“发红包”、别人“抢红包”,而是需要激发和调动每个参与者的主动性,共同推进。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还有不少国家主动将本国发展政策与“一带一路”对接,打造合作新平台。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相吻合。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对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交通以及发展对外贸易非常感兴趣。”哈萨克斯坦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鲁斯兰·布利特里科夫现身说法。

布利特里科夫举例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2014年11月宣布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计划相吻合。中哈两国政府很快于去年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

与哈萨克斯坦类似,对接“一带一路”,各国不约而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越南“两廊一圈”、柬埔寨“四角”战略、沙特“2030愿景”、欧盟“容克计划”等,各国张开双臂、满怀期待。

汇众智,聚合力。为了更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更好造福世界的新平台,具有历史节点意义。

“我很看好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个论坛会取得圆满成功。”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亚洲和远东研究中心主任米特洛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建设迄今在欧洲取得成果最多的国家。米特洛维奇认为,论坛上有效的总结和讨论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旅游、教育、文化交流及其他合作研发项目,全球一体化进程会明显受益。如能够及早确立适当的法律框架、签证程序和各类标准等,这些领域的互动将成为“一带一路”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和实现长期稳定的双边及多边合作。

共享成果:倡议是中国的,收益则世界各国都可以分享

共享——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助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空口袋立不起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到底要造福各国人民,让每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实现国强民富。

“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坚信不疑:“一带一路”版权虽属于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正如巴基斯坦第一大保险公司EFU执行总裁帕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会让巴基斯坦人民和中国人民受益,还将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0多亿人民从中受益。”

大格局、大视野、大手笔、大项目……“一带一路”上,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开花,早期收获让当地人喜上眉梢露笑颜。

在巴基斯坦,经济大动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驶入快车道。开普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困扰着当地。该省首席部长哈塔克在接受采访时欣喜地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提升了开普省的战略地位,带动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到该省投资兴业,为该省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巴基斯坦计划与发展部长伊克巴尔也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命运改变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巴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还将帮助区域国家实现融合,帮助阿富汗通过走廊西线道路增加进出口贸易。

在缅甸,皎漂特区工业园和深水港、中缅油气管道等项目顺利推进。缅甸外交和国际领域著名官方智库、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钮貌盛对本报记者表示,对缅甸来说,“一带一路”这种区域经济合作形态肯定是大有益处的,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对缅甸的发展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将带动缅甸基础设施、就业和民生的改善。

在非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肯尼亚交通部前常务秘书长、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加里雄·伊基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对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显然是一项双赢的合作。”他认为,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现代化标准轨距铁路建设,通过铁路将蒙巴萨港与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等东非腹地连接起来,进而有效地把东非接入全球贸易网络,有力地推动非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肯尼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肯尼亚作为东非贸易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极大提升肯尼亚的全球贸易竞争力,帮助肯尼亚加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发展的正面“外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正在惠及亚欧非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号角已经吹响,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汇入到这一时代洪流中,共同描绘共赢的发展宏图。

 

原标题:中国正走向更辽阔的世界(望海楼)《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5月11日第01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中国进入“一带一路”时间。站在这个节点上,回首往昔,让人备感自豪。2013年,习近平主席种下了“一带一路”的种子。3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已从一颗种子长成了大树。穿越“一带一路”,中国正在走向更辽阔的世界;穿越“一带一路”,世界正在发现一个更壮丽的中国。

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倡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这个倡议为何能得到如此热烈的响应?

首先,“一带一路”上有互利双赢的合作。时光倒流千年,丝绸、瓷器、茶叶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名片”。如今,新的“中国名片”更加靓丽,从高铁到核电,从电商到工业园区,“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合作成果越来越多。“驼铃一响,黄金万两”。古代丝绸之路通过贸易往来带来财富流动,如今“一带一路”则通过广泛国际合作派发民生“大红包”。汽车、铁路、就业机会,这是经济红包;中国每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这是文化红包。在“一带一路”上“抢红包”,体现的是3年多来参与国家对合作共赢的热情。

第二,“一带一路”上有心心相印的朋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在拉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拉近了沿线各国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正因为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中国的这一倡议才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拥护。

第三,“一带一路”上有充满希望的愿景。2016年1月16日,57个国家“大合唱”,共同筹建的亚投行在北京开业。今年3月,亚投行成员数扩展到70个,成员数仅次于世界银行,法定资本达到1000亿美元。开业一年多,亚投行用超过17亿美元的贷款撬动了125亿美元的投资,为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融资难题。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平台,成果超出预期,充满希望。

在如今的“一带一路”上,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历史印记依然清晰:20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曾出使西域;700多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在中国游历;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的船队扬帆起航;400年前,德国的克雷费尔德市就同杭州开始了丝绸贸易……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古就不绝如缕。在21世纪的今天,在2017年5月14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又将迎来各国嘉宾,届时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我们充满期待!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首都北京。

     在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之后,2017年5月14日,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北京又将迎来一个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距离这场世界瞩目的高峰论坛开幕不到一周了,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新华社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文杰。

 

 

     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问:请问北京市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做了哪些筹备工作?目前总体筹备情况进展如何?

答: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3年多来,“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稳步推进,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务实合作阶段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活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主场外交活动,意义更为重大而深远。

服务保障好高峰论坛,是中央交给北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抓好组织实施,目前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在高峰论坛筹备工作中,北京市作为承办城市,主要任务是服务保障工作。具体来讲,北京市牵头高峰论坛筹备委员会中的文化活动和会议服务两方面工作。

为全力做好高峰论坛服务保障工作,自2016年10月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成立了高峰论坛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4月27日,北京市召开服务保障工作动员誓师大会,对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对多项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落实,服务保障工作按计划全面展开。可以说,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北京已经准备好迎接高峰论坛开幕。

国家会议中心、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已虚位以待

问:高峰论坛场馆布置进展如何?主会场、分会场、新闻中心什么时候搭建完毕?

答:高峰论坛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开幕式、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和6场平行主题会议,北京市将为这些活动提供会务、餐饮等各项保障,仅餐饮一项,预计将为国内外参会代表、媒体记者、工作人员等超过1万人提供餐饮保障。其中,单日用餐最高峰预计达1.8万人次。目前,国家会议中心所有会议场地已经搭建完成。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是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会场。目前主会场及其他功能区均已布置完毕。

高峰论坛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设立新闻中心,供中外记者在高峰论坛全程使用,提供信息、网络、茶歇等大型国际会议标准媒体服务。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预计5月10日搭建完成。

志愿者团队已完成招募和培训

问:高峰论坛有多少志愿者参与?工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高峰论坛参会国家很多,大学生语言志愿者如何安排?如何确保无障碍沟通?

答:在这样一场外交盛事中,每个人都是“外交官”,青年志愿者将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志愿者有机会展现青春热情和风采,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目前,在国家会议中心服务的各类志愿者1300余人、高峰论坛注册中心志愿者100人、交通志愿者500余人、外围志愿者330余人,所有志愿者团队均已经完成招募和培训。

为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除了选拔志愿者时优中选优,还邀请了外交部、志愿者服务专家等进行专门培训,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包括专业语言的培训。志愿者都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和志愿服务经历,有决心更有能力圆满完成各项服务工作。

这是4月11日无人机航拍的雁栖湖。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首都北京。在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之后,2017年5月14日,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北京又将迎来一个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创新与节俭是高峰论坛筹备工作关键词

问:与APEC和奥运会相比,借鉴了哪些工作经验,筹备工作有哪些创新?

答:从组织领导体系、服务保障队伍建设、会场布置、接待工作等多方面借鉴了APEC筹备经验,并结合“一带一路”主题进行了创新。如,国家会议中心开展了“一带一路背景知识”普及、礼仪、消防、急救等专项项目培训。

为圆满完成高峰论坛服务接待任务,国家会议中心厨师团队从2016年年底便开始构思高峰论坛相关的餐饮设计,结合“一带一路”会议主题、沿线国家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用面塑、糖艺、果蔬雕等工艺设计了37组884件特色摆台。

问:高峰论坛筹备中提出了节俭办会的原则,在会场布置、车辆保障等方面如何体现?

答:节俭办会是中央提出的重要指示,始终贯穿在北京市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之中,体现务求实效的理念。

国家会议中心在规划会场布置时,对搭建材料提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所有设施均采用环保再循环材料,会场以原木材料为主,可随时搭建和拆卸,活动结束后,零部件将拆卸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会场内布置采用简约风格突出主题;会场内的绿植花卉布置彰显中国风格,插花作品清雅庄重又不失热情。

此次会议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纸,小到铅笔也是由环保纸张制作而成。与会人员的座签,在不同会议中重复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会人员签到、通知、会议简报等将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发挥移动平台作用,提高会议效率、减少纸质文件印刷数量。

问:高峰论坛期间涉及不同场地和活动,如何顺利平稳转场,并做到时间精确和精准保障?

答:北京市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制定人员集结转场方案,合理规划行车路线,组织模拟演员进行多次转场演练和压力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反复推敲和锤炼细节,确保高峰论坛举行时能快速有序实现转场。

坚持“不扰民”原则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问:如何把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高峰论坛不扰民?

答:在筹备过程中,北京市坚决贯彻中央“不扰民”的重要指示,高峰论坛期间不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放假。坚持“功在日常”的工作理念,将筹备工作与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认真做好城市正常运行、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市容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常态化城市管理工作。同时,我们也注重发挥好重大活动的牵引作用,提升城市运行、环境整治和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中央重大活动的长效机制。

在安保方面,一是缩短安保封控时间范围,最大限度减小社会影响。二是改进路线警卫形式,科学规划交通线路,通过缩短管制时间、提前发布通告、加大分流疏导等手段,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同时,我们也号召市民朋友绿色出行。三是创新安全保障方式,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四是调整监管措施,严把安全关。

问:举办高峰论坛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

答:服务保障好高峰论坛,有利于强化北京全国国际交往中心职能,提升首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能力,也有利于在国际上塑造大国首都形象,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北京建立健全城市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责任编辑:admin)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法律顾问:北京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张保学

Copyright @2008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主办: 领导科学艺术学会 北京环球影音艺术服务中心(全民所有制国企) 备案号:ICP备13019341号-2